【教学节活动】以赛促质练真功 淬炼成长再提升——思言小学第四届“乐雅杯”课堂教学评比语文教师专场(二)
发布时间:2022-11-07 来源:思言小学

(思言小学通讯员  庄祎)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的单元教学意识,锻炼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10月25日1031日,思言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乐雅杯”课堂教学评比语文教师专场(第二场)。青年教师根据“五乐三雅”课堂教学要求,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展现了思言语文教师的风采。

吴静寒老师执教的《秋天》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带学生走进秋天的美景中,从听课文、读语句中引导学生发现秋天到了,哪些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利用加一加、拼一拼、找朋友的方法学习生字,采用积分贴纸给予学生鼓励评价。

《寒号鸟》这节课,冯凯云老师围绕寒号鸟和喜鹊面对冬天即将来临时各自不同的表现,进行随文识字,例如在教学“枯草”时,先让学生学习字音字义,再引导学生理解枯草的意思,最后进行提问“喜鹊用枯草做的窝怎么样”,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

徐钟忠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徐老师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通过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徐飞涯老师在《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这节课中聚焦“五乐三雅”,以学生为本,以葫芦的生长过程为导线,深入研读课文,体味文章用词的精妙。生字教学有抓到放,各有侧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抓住关键词,利用评价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归纳葫芦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难点,徐老师采用了两次小组合作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陈颖老师在《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这节课上,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情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语句,此外,还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同学们在课上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

金雪婷老师所执教的《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神话为主题,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课上,金老师语言规范、精炼,示范作用较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雅言,她的板书清晰、实用,借助板书和板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部分学生乐于表达,发言主动,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分享观点,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老师能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王郅祯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开篇,便指导学生交流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以圆明园名字的含义开启学生阅读之门,使学生在诵读鉴赏中得到审美的提高。以大问题“圆明园的辉煌体现在哪里”引领学生同桌合作,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徜徉流连,反复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在鉴赏文章表达之美的过程中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那布局之精美、建筑之宏伟、文物之珍贵,就在学生对文字的咀嚼中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评比课结束后,语文教师围坐一起,在校长孙美红、语文分管领导尹彩丽和陈芬的组织下,及时进行评课,肯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取得的进步,也提出了改进的地方。

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为语文组教师搭建了学习展示的平台,促使青年教师们潜心教学、研究课堂,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相信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只有不断地打磨教育教学方法,才会使课堂焕发活力和生机。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