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小学通讯员 胡艺青)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的单元教学意识,锻炼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9月22日起,思言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乐雅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之中。青年教师根据“五乐三雅”课堂教学要求,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展现了思言语文教师的风采。
统编教材开创性地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使得单元教学目标更加聚焦,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双线”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呢?思言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沉淀于在课堂中之中,打磨一堂堂教学评比课,在实践中落实单元教学。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汤雪雯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该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时,汤老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描写小女孩“可怜”的语句,抓住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对小女孩产生同情与怜悯之情。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课上,汤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想象,引导他们想象:又冷又饿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会想些什么?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
同样是童话单元的精读课文,王方祎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则是通过学习蟋蟀红头在好朋友青头的帮助下惊险地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在本课教学时,王老师先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画出红头的旅行线路,并通过红头与青头对话的朗读,感受童话故事的新奇和丰富的想象。
彭璐萍执教的《一块奶酪》也选自童话单元,不同于前两位老师,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更侧重学生语文要素的运用。在教学中,彭老师借助提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随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从文中找到蚂蚁队长的语言,说清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它的理由。学生在交流表达中感受到童话人物的真善美,体会到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四年级胡洁执教了《爬山虎的脚》一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课堂中,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读文、观图、赏动画,让学生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在反复品词读句中,感受到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课堂中,胡老师还重视讲练结合,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选出最符合文意的爬山虎的脚,学会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落实了语文要素。
顾子维执教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选自五上第二单元。这一单元是策略单元,重在让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作为第三篇精读课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本节课中,顾老师侧重让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堂中时时处处紧扣语文要素,由扶到放,让学生在习得方法后,通过自学相似段,品悟理解课文,落实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
评比课结束后,语文教师围坐一起,在校长孙美红、语文分管领导尹彩丽和陈芬的组织下,及时进行评课,肯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取得的进步,也提出了改进的地方。
风鹏正举,百舸争流,踔厉奋发,笃行不殆。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为语文组教师搭建了学习展示的平台,也让青年教师们在磨课锤炼中更好地成长,有效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信教师们也会继续学习、实践、反思。让我们继续期待后续的语文精彩课堂!
教师教后感:
汤雪雯:《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为了落实好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问题明确,目标清晰,这样就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带着大问题:小女孩身上发生的事进行朗读思考,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接着,由浅入深,让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到描写小女孩可怜的语句,并掌握描写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用上文中的关键信息,梳理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而且实现了语言积累向习作运用的转化,并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对小女孩产生同情与怜悯。最后,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想象,让他们说一说:蜷缩在墙角,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会想些什么?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王方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体裁的初步认识。《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这篇文章虽然篇幅比较长,但是脉络清晰。蟋摔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吞进了牛肚子里。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读完整篇文章,红头和青头两个鲜明的形象也逐渐变得立体起来。红头由一开始的害怕到绝望,再到树立坚定的信念,它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着。而青头是一个懂科学、有智慧、有情义、临危不惧的形象。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一一进了牛肚子——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最后和草一起喷了出来这一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在本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事件的六要素来理清故事情节,画出红头的旅行线路,再通过红头与青头对话的朗读,感受童话故事的新奇和丰富的想象。
彭璐萍:单元要素、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纲领,也是提高课堂质效的重要条件,教材中每个独立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就应有意识地把语文要素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甚至是自己的过渡语句和针对性点评中,这样,学生学习下来才更有整体感知性,对于每个单元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会心中有数。我执教的《一块奶酪》一课,课堂上带着孩子们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体会童话中人物的真善美,对于孩子们的表达,我就通过评价语来纠正和规范,帮助体会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解释。
胡洁:《爬山虎的脚》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意在使学生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关键词句,反复品读,结合语文练习部分上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择最符合文意的爬山虎的脚,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达成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目标。
顾子维: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意在让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前两篇课文已经初步学习了“跳读”“不回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本篇重点让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教学中,我先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我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并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从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