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促提升 儒香雅园谱新篇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以“新成长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奉贤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1学年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4学年)》,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弘扬“雅”文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依法依规办学,以打造区信息化标杆校、区特色品牌校为抓手,五育并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打造诗意儒香雅园。
二、目标定位
1.完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规范管理制度,明晰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题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推进“新雅”生长德育培育工程,以行育雅,以雅养德,培育文雅小言子。
4.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五育并举,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等相关政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以区信息化标杆校、品牌特色校创建为抓手,带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6.以“务实高效、服务到位”为标准,将后勤保障工作做细做实。
三、重点工作与推进措施
(一)依规治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1.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学校治理效能。梳理学校已有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删减和修改,明确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权责明晰、规范治校、奋发向上的良好教育生态。修订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规范教师言行,推进考核评价一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
2.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文明城区创建的常态化管理工作,继续争创区文明校园,提高创建质效。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结合“师德建设月”和“第37个教师节”庆祝主题活动,加大“思言小学十佳儒雅教师”评选和宣传力度,引导教师向专业素质过硬、态度端正、作风优良等方面发展,促成学校教师整体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3.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坚持每月组织一次中心组学习、两周一次政治学习、每周一次班子例会、三新讲坛等,学习培训力求形式多样化,提高实效性,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学习培训不仅宣传政治形势、重要会议精神、党的教育方针等,还要开展常态化自主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等,更新教师观念、优化教学手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务实的教师团队
1.发挥课题引领作用,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以区重点课题即学校龙头课题《基于“深度汇谈”模式的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引领,聚焦学校最具活力、最有潜力,占比高达80%以上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多元实践研究,探索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师资队伍的持续向好发展,着力培养思言儒雅教师。
2.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提高学校管理实力。确立“强化五种意识,做好五个表率,创建五好班子”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通过“以会代训、议事代培”模式,组织班子成员学政治,强管理,精业务。克服干部的职业倦怠,调动工作热情,增强主动思考、自觉谋划、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合作奉献的意识。继续落实班子成员深入教研、深入课堂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
3.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学习并落实《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坚持“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制度;发挥党小组作用,组织开展“党员足迹五融合”,即与“理论学习、师德师风、专业发展、育人帮扶、志愿服务”密切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思言小学党员学习”公众微信平台,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工作。
4.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制定并实施《奉贤区思言小学三级骨干教师管理考核方案》,加强对区卓越教师、镇校骨干教师的管理、考核工作。创新三“坊”三“营”教师成长微团队,以市特级名师、区卓越和特长教师为坊(营)长,组建三个创意工作坊(艺术、科技、文学),三个活力生长营(职初教师、教研组长、德育团队),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过程管理,通过理念提升、教学展示、活动推进等形式,促进同伴互助、团队共成长。
(三)生长德育,培育向上向善的文雅小言子
1.积极探索全员导师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弘扬“童心母爱”精神,践行“给每一个孩子恒定的爱”的育人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变为“人生成长导师”。通过制定全员导师制方案、开展全员培训、建立育人档案、开展谈心辅导、完善家校联系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进行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和“班会课”融合开展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学会思辨、学会担责,养成文明有礼,具有良好品德的小公民。
2.注重行规养成教育,自主管理以评为促。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使用好《文雅小言子 礼仪我先行》礼仪手册,强化防疫卫生、光盘行动、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间休息等教育。建立大队部文明岗,开展巡视检查。开设小言子新风尚讲坛,发挥学生主动性,针对不文明的现象,开展讲坛,探寻背后原因,寻找对策。发挥“小言子积分卡”一体化评价功能,以评为促,形成教师、学生、家长成长共同体。
3.立足“贤文化”教育,推进德育品牌项目。利用好区本《i奉贤·贤文化》、校本《走进言偃》读本和教案。推进“生长德育”品牌优秀项目,发挥生长性连廊的文化育人作用,开展生长性温馨班集体品牌创建工作,创设个体积极进取、同伴互助共进、师生和谐朗润、班级团结向上的成长氛围;继续推进“汉唐古典舞”特色品牌项目,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汉唐古典舞”美育课程系列,为儒香校园增添活力。
4.主题实践活动育人,实现学生多元成长。以少先队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少先队活动为阵地,联合共建单位(德育基地)等三位一体力量,开展节庆典礼活动、仪式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信息化活动、“学四史”、“我们一起去追‘星’”等系列少先队寻访、考察实践活动,同时在三、五年级中使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开展交流等活动,引导队员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家国情怀。
5.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深化劳动教育实践。重视日常家庭劳动教育,做实校园劳动教育,开展多样化社会劳动实践,重点推进班级包干区清洁工作,校园值日岗、班级小岗位、家务劳动清单、校级小言子志愿服务队等。使用好《24节气下的劳动教育》手册,开展新一轮儒香耕乐园和班级学农劳动小基地,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信息素养。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栀子花开快乐相伴。加强心育队伍培养,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辅导课,开放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和团辅活动,开设每月心理电视台,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针对心理偏激、行为偏差、学习困难等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推进生涯启蒙教育,激发学习潜能,增强自生长能力。落实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校园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络沉迷等专题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7.家校社三位一体,构建合力育人网络。开展新一轮家委会竞选,发挥家委会在家校共育和优化育人环境中的作用。继续发挥“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专家直播、家教好方法推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开展《栀子花下共成长》家长学校读本的策划。继续搭建“生长德育”论坛平台,增强教师、家长、社区德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优化教学,打造智慧高效的乐雅课堂
1.抓细抓实常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学校严格落实市教委课程计划,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以“一周一小查”、“推门听课”、“年级视导”等形式落实“巡课机制”;夯实教学五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加强补缺补差工作,完善学困生帮教机制;开展毕业班教学工作专题研究,提高教学效益,力争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以市课程大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质量。
2.聚焦乐雅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五乐三雅”课堂教学评价为导向,撬动课堂教学转型,把视角转向学生的学,更关注习惯养成、技能习得、素养提升。加强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注重上课纪律、教学语言、作业落实、按时上下课等环节,规范上课的基本要求,提高家常课的效率。要充分发挥教研引领、同伴引领、评价引领的作用,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点面结合丰富课程,提升品牌项目成效。进一步完善“快乐活动日”实施方案,落实好每周半天的“快乐活动日”安排,加强过程管理,总结、反思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矛盾与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快乐活动日”的质量。《击剑》、《舞蹈》、《书法》、《足球》、《篆刻》、《二十四节气》等六个项目,通过外聘专家与本校特色教师师资组合,普及与提高组合,课内与课外组合等课程实施模式,提升课程实施成效,让学校“品牌”项目特色凸显,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同时,加大巡课力度,期末分静态、动态、数字故事等形式展示所有课程成果。
4.落实5+2课后服务,分时段全覆盖推进。根据教育部要求,每周5天都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我们从学生需求出发,丰富330课程,一方面,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补习辅导;另一方面,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劳动、阅读、艺术、科技等拓展课程,满足学生的特长需求。16:30——18:00,对家长接孩子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指导学生阅读、完成作业。
5.扎实推进”深度汇谈”,提高教研活动质效。全学科推进“深度汇谈”教研模式,通过指导、展示、分享,在全员参与中丰盈教研面,让每一次的教研都能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借助精准托管和集团引领两股外力,依托班子成员蹲点指导,内外合力扎实教学研究,浓郁教研氛围;聚焦绿色指标、作业设计、学业评价等当下教改难点,开展教研活动,丰厚教师研究能力。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吃透教材,根据学情落实一课三磨,在听课、评课中提升组内教师的教学能力。本学期英语教学向区内兄弟学校展示。
6.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多措并举落实“双减”。严格落实关于“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相关要求,基于课标精准设计作业,每节课预留5-10分钟,以随堂作业来巩固教学。不断丰富作业形式,适当增加体育类、实践类、阅读类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到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在课后服务期间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努力做到作业基本不出校。
7.培养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坚持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立足课堂,聚焦问题,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引导教师注重研究内容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育论文、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和困惑,提升教育教学质效。
8.推进体卫艺科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质健康管理,落实“五课(每天一节体育课)两操两活动”,落实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合理布置体育作业,保障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体质健康监测,实施精准干预,减少“小胖墩“的产生,减低近视率。加强卫生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健康检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教育活动。定期举行体育节、读书节、儒香文化节等活动,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整合再构数字平台,智慧校园助推发展。以区信息化标杆校建设为契机,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平台,初步构建集教育教学、校务管理、家校沟通等应用一体的学校综合管理平台框架,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推“二十四节气”等品牌特色课程建设,继续常态化使用好区教育云平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做好优秀案例、课例上传工作。加大对创客中心、精品录播教室的改建工作,加强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科技类课程指导能力。
10.加强读物进校管理,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严把课外读物进校园的推荐、审核关。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大力提倡全校师生说好普通话,语言规范化,书写规范化,提升师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水平。以“推普周”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五)后勤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1.强化安全教育工作,打造平安健康校园。加强校园风险勘查,定期组织勘验、维护体育器材和其它室外设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扎实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自护能力。
2.强化防疫宣传工作,严格落实防控要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工作,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应急预案机制,储备足够防疫物资。严把外来人员入校关,师生晨午检关,校园消毒关,预防为主,绝不松懈。
3.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高服务工作实效。办好师生满意食堂,继续抓好食堂保洁、菜品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争创五好食堂。做好第三方监管,常态化做好水质检测、校服检测工作;维护好消防设施设备并做好记录;美化校园绿化,争创花园学校。
4.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费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认真做好收费、报表、统计、结算等工作。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账;严格执行收费文件精神,做到规范收费。切实做好品牌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支付。
奉贤区思言小学
202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