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校 特色立校 向着儒香乐生长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我校紧紧围绕区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循着“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蓝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坚持立德树人,夯实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教师活力。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提升办学质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对照学校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师德建设,铸师魂强师能
1.学习培训,提高师德素养。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和“我为奉贤奉献什么”等大讨论大学习大实践活动,开展阅读一本好书、撰写一篇学习体会、举行一次演讲的“三个一”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每月举行一次“三新”讲坛,请专家做育德、教学、党史、项目化推进方面的专题讲座,拓宽教师视野,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活动推进,崇尚师德新风。结合36届教师节活动,开展“童心母爱”师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师德承诺签约、区师德先进个人、学校“十佳儒雅教师”、“每月儒雅之星”评选,提升教师的生本意识、爱生境界和专业精神。开展“岗位亮彩,做儒雅思言教师”师德建设活动主题活动,让每个教职工在平凡岗位上亮出精彩。深化“师德导师制度”,通过学习帮教、生活帮困、心灵沟通等方式,以教师的关怀和爱心为学生送去温暖。
本学期,何丹锋和陈芬两位教师被评为奉贤区教育系统2019-2020年度师德先进个人,陈红被评为奉贤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最佳文明守护者”。
(二)队伍建设,搭平台促成长
1. 班子团队,提升管理能力。认真执行每周一次的行政班子例会制度,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 推进“以会代训、议事代培”培训模式,加强日常工作的研究与交流,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一场场专题报告中、在一轮轮互动研讨中、在一次次的学习培训中,感悟先进的管理理念、催生科学的管理方法、树立了良好的管理形象。
2.骨干引领,发挥辐射作用。充分发挥我校特级教师“生长德育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助推优秀骨干教师成长。在南小教育集团的组织下,我校两位名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胡洁、狄佳妮参加集团课堂展示,同时名教师进行上课并分享各自的教学主张,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青年互助,提高专业素养。创新“一徒多师、一师多徒”带教模式,通过听课指导、专题培训、网络交流等形式,有效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成长。通过开展三笔字、板书设计、教案撰写、命题能力、课堂教学、微课制作等评比,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结合区25届教学节,学校还开展了第三届“乐雅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见习培训,促进专业成长。认真做好见习期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积极与两所基地学校联系,调整课表让见习期教师的培训活动无后顾之忧。组织见习期教师上好每月汇报课,拍摄录像课,召开见习期教师教学反思会,让新教师较快转变角色,站稳讲台,融入到思言小学大家庭中。
本学期,胡艺青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参加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获三等奖,胡洁被评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优秀学员,5位教师参加“农商行杯”新成长课堂教学大赛获奖、4位教师的论文在奉贤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五年期教师考核中,胡艺青和庄祎获“优秀”。10月19日,学校接受了奉贤区“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校的评估工作。
(三)立德树人,塑品牌乐生长
1.班主任培训,提升育德能力。依托“施建英名师工作室”及“杨佳班主任工作坊”两大平台,共开展8次班主任校本培训,就班级日常管理、学生道德行为和学习行为等问题进行经常性研究与探讨。学校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拓视野,创新工作方式,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
2.习惯养成,争创文明校园。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的评估工作,开展“文雅小言子行规养成工程”,强调“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积极营造良好班风学风氛围。本学期,重点在厉行节俭光盘行动、班级卫生、班级文化布置、出操队列、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及时反馈,着重抓整改,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
3.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载体,开展了“儒香少年学四史 诗意校园展新篇”开学典礼,培育家国情怀。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主题综合活动,开展采摘劳动技能亲子大赛,走进“儒香耕乐园”认识植物,学习耕种,感悟节气之美。结合“烈士纪念日”及双节假日致敬革命英烈,开展“为祖国庆生·吃国庆面”等主题活动,传递温暖,分享喜悦。结合重阳节,开展“我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活动,用行动让爱不缺席。结合“学‘四史’守初心,诵经典传美德”活动,厚植爱国情怀。在2020年金汇镇学生“红色经典”诗歌朗诵比赛中,我校的《读中国》荣获一等奖。
4.劳动教育,提升劳动素养。安排专职教师落实好四五年级每周一节《劳动技术课》、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班内)设置劳动岗位、开展跟着爸妈去上班等主题实践活动,感悟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最光荣。开展“儒香耕乐园”耕种、采摘活动,认领校园内小盆栽、绿化地等,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
5.心理教育,关注师生健康。以“栀子花开快乐成长”项目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完善栀子花开心理日常管理。开展栀子花心理广播4场,做好9次心理微信推送。开展了家校共育、后疫情时代的师生心理健康、如何避免孩子手机依赖等家长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和家长的心理辅导能力。开展“我是你的幸运星”心理关爱行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
6.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以推进“三个注重”为载体,凸显“三位一体”育人功能,强化家长学校课程。引导全校家长参加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项目学习,开展了入学准备期论坛、“做贤雅家长 育文雅孩子”新学期家长学校活动、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学生成长、共话·共育·打造家校共同体等5次专题教育讲座,传递家庭教育新理念、新要求,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方式方法。
(四)课程教学,抓常规提质量
1.优化课程,凸显学校特色。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构建“儒香•生长”课程体系,完善学校三类课程。构建“二十四节气”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综合素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开设了“我爱古诗词”、“姓名探访”、“布艺”等25门拓展课程,大力扶持 “汉唐舞蹈”、“击剑”、“冰雪进校园的旱地单板滑雪”、“书法名家进校园”等特色课程,为发展学生个性奠定基础,在实践中传承文化自信。
2.加强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建立教学视导制度、推门听课制度、“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的常规管理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力以赴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下功夫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学常规管理,细化各个环节的常规制度,要求备课从严、讲课从实、作业求精、辅导求细、检测求真,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3.“乐雅”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学习“空中课堂”优质课,结合实际创造性运用,提高教学能力。借力精准委托管理和教育集团力量,开展学科视导、送教上门、名师展示,提高家常课的质量。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开展“五乐三雅”(乐于学习、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思考;说雅言、崇雅致、育雅趣)内容的学习,引领课堂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4.深度汇谈,提高教研质效。在“智行”教育委托管理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深度汇谈”对话模式下的校本教研机制的创新实践》的项目实践与研究,营造“有备而来、结伴同行、智慧碰撞”的校本研修氛围,改变教师思维方式,探寻改进和优化教研组建设机制。本学期,道法组、数学组分别开展了“巧设思辨活动、提高育人价值”、“适合适匹、精心作业设计”主题教研活动。
5.科研引领,助力专业成长。我校借力精准委托管理“新视野、新思维、新发展的“三新”汇言讲坛活动,邀请顾文、姚洁瑜等领导专家来校作讲座,为教师的科研素养提高夯实了基础。学校为教师的课题开题论证、论文撰写开展了多次指导活动,学会了许多教育教学、家校沟通、课题研究的方法。
6.信息技术,赋能现代教育。推进“学校电子班牌”使用,借助信息化平台给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开展信息化设备操作培训活动,为与贵州两所结对学校远程联合教研活动提供保障;开展使用交互黑板培训,提高智慧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一体化评价培训,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进步。
7.体卫艺科,提升综合素养。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制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亲子评价表》,引导师生、家长共同关注学生每天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疫情防控时期的卫生健康教育和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整洁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开设25门艺术类拓展课程,重点抓“两团一队一社”(汉唐古典舞社团、合唱团、鼓号队、越剧社)等艺术活动,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以儒香科技节“自然创新”为抓手,开展植物标本制作、拼冬至玩创意、智能机器人、延安印象创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8.语言文字,讲规范重普及。向全校师生发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定期开展语言文字活动。教师成立书法社团,开展朗诵、好书阅读、书法比赛等活动;学生全员参与,开展人人写好字、班班诵读比赛、古诗词挑战赛,并结合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夯实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
(五)后勤保障,讲规范重服务
1.平安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牢新冠防疫、诺如病毒及其他季节性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教育,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三是抓好食堂卫生、饮用水的管理,做好学生常见病预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四是加强警校共建,完善校园电子监控设备,学校行政领导带头值班,加强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确保校园及师生的安全。
2.财务管理,提高预决算能力。严格执行财务预算、重要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公开操作,提高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做到规范收费,接受社会的监督。
3.后勤保障,凸显精细化管理。加强后勤人员的学习和管理,坚持“服务育人”的后勤管理工作原则,抓细节,抓效率,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规范工作程序,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强化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
奉贤区思言小学
202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