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思言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2 来源:思言小学

“雅”文化引领   向着儒香乐生长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我校将抓住第二轮精准委托管理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契机,紧紧围绕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践行“新成长教育”理念,恪守“思学相携 言行合一”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夯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健康快乐生长为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品牌化发展,高品质发展。

二、目标定位

1.完善规范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初步形成“和雅”管理文化,打造“高雅”校园文化环境。

2.传承中创新,不断完善“儒香﹒生长——趣 活 雅”课程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教研工作,打造“乐雅”课堂。

4.建立“合雅”育人网络,深耕品牌项目,注重习惯养成,彰显“贤雅”生长德育特色。

三、重点工作与推进措施

(一)规范学校管理,打造“高雅”校园环境

良好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我们在传承中创新,使管理更高效,使校园更高雅。

1.党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带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大力弘扬培养“四有”好老师。以“三新论坛”、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志愿服务、学习强国、结对帮扶等渠道和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以第六届“十佳儒雅教师”评选为载体,通过写一写、讲一讲、夸一夸“我身边的好同事”等活动,凸显教师的生本意识、爱生境界和专业精神,使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2.制度完善,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为适应新时代学校新发展、教师学生新成长需求,我们将整合修改各类规章制度、完善绩效方案、明确岗位职责,让制度内化于心,落实于行,形成严格、精细、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同时,增强教师自我管理意识,倡导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勉的工作态度,处处体现源于爱、基于责的“和雅”管理文化。

3.整体建构,打造“儒香”高雅校园。办学历史短,校园面积大,校园文化特色不凸显,墙面文化空白较多,温馨班级文化建设有待创新。我们将依托区“生长德育”、“汉唐古典舞”等品牌项目,立足现有的非遗传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凸显“雅”文化元素,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精心打造,在“诗意儒香”高雅校园文化中涵养师生品质。

(二)优化校本培训,培育“儒雅”教师团队

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我们以校本培训为手段,着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教育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积极进取的儒雅教师队伍。

1.依托平台,优化校本培训模式。本学期,每位教师对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自我评价,并作出调整和完善,并着手思考新一轮的个人职业规划目标和措施。结合区“教育云平台”的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项目,探索建立教师的电子成长档案,以此来记录教师成长足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配合协助上级部门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完成好全校教师“十三五”培训的收尾工作。

2.学习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我们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研修制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学习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多阅读、勤思考、善表达,做到自我研修,团队合作、专家引领相结合,探索有思言小学特色的校本研修之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梯队培养,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以课题《儒香文化浸润下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为抓手,探索实施青年教师分层培训、阶梯成长、目标导向、主动发展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依托“精准托管”、南小集团优质资源,做好有潜质教师的跟岗培养工作;发挥区名教师、“三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做好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工作,实施“一徒多师、一师多徒”的见习期教师带教活动和见习期教师的每月汇报课制度,使带教工作有实效、见实绩、出成果。

(三)推进生长德育,培育“文雅”小言子

探索“以贤促雅,以雅养德”的育人模式,按照“目标引领、立足常规、彰显特色”的思路,有计划、分步骤、重实效地推进我校“贤雅”生长德育创新工程。

1.立德树人,创新思政工作局面。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整合“三教”(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兼顾“三课”(道德与法治课、班团队与午会课、隐性德育课)并重,实施”三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共进,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德育法治教育融于生活,让学生学会思辨,培养讲文明、守规范、负责任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

2.习惯培养,注重行规养成教育。巩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已有的成果,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行规守则》,使用好《文雅小言子 礼仪我先行》礼仪手册,开展“文雅小言子习惯养成工程”,强化防疫卫生、课间活动、如厕文明、光盘行动等,开展相关行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巩固好奉贤区优秀行为规范示范校成果,积极争创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3.落实“贤文化”,推进德育品牌项目。利用好区本《i奉贤.贤文化》、校本《走进言偃》读本和教案;以德尚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小言子看社会”项目,感知社会中的“贤人、贤物、贤景”,培育家国情怀。推进“生长德育”品牌优秀项目,打造生长长廊、生长爱心看护区、生长性温馨班集体创建等项目;继续推进“汉唐古典舞”特色品牌项目,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汉唐古典舞”美育课程系列,为儒香校园增添活力。

4.活动育人,实现学生多元成长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第五届校园儒香文化节暨第五届学生活动节”,让学生在浓浓的儒香校园文化熏陶中浸润心灵、活跃身心、乐学向上、多元成长。同时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童心向党 奋斗有我”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队员们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爱党、爱国情感。积极参加重走“红色之路”和开启“世界之窗”等“人文行走”研学活动。以“小言子积分卡”一体化评价为载体,发挥少先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作用。

5.岗位实践,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家庭教育为阵地、社会实践为拓展,组织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活动,深化班级(中队)包干区清洁工作,“红领巾”服务岗位,实施“劳动最美丽”行动。发挥儒香耕乐园劳动基地、《中国教育家庭报》平台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线上和线下教育的融合点,初步形成24节气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素养。

6.栀子花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专兼职职骨干队伍培养,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指导课,做好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针对心理偏激、行为偏差、学习困难等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推进生涯启蒙教育;落实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校园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络沉迷等专题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我是一朵栀子花”2021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美丽校园、温馨班级、温暖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关注“托底”教学,严控作业时间、作业量以及作业难度,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积极争创上海市心理健康实验校,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7.家校社共育,构建“合雅”育人网络巩固《新城学校间“家校共育”联盟体运作机制的研究》课题成果,发挥家委会在家校共育和优化育人环境中的作用。继续开辟好家教网上学习途径,发挥“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专家直播、家教好方法推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搭建“生长德育”论坛平台,增强教师、家长、社区德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总结、反思德育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促进家校社合力育人。巩固好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的成果,积极申报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十四五”实验基地。

(四)构建“乐雅”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效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学校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践行“五育并举”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依规执行,夯实教学“五环节”。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严格控制周总课时量和周活动总量,尤其要确保体育与健身、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艺术类、社会实践等课程(活动)时间,教导处定期开展督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专课专用。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教师要严格做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五个环节工作,切实减负增效。充分利用空中课堂资源,取其精华修改教案,分层布置作业,加强补缺补差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查缺补漏,积极迎接课程教学大调研工作。

2.强化管理,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行政领导蹲点年级加强管理,以“一周一小查”、“推门听课”、“年级视导”、教学研讨课等方式,开展日常检查、指导与及时反馈;强化1-3年期教师的课堂跟踪与指导,有效提升教学质效;强化五年级毕业班的教学研究、管理、指导与服务;做好四年级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和五年级数学和体育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强化对学困生的教育、辅导和转变,提高教学质效。

3.“乐雅”课堂 ,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以建设“乐雅”课堂为抓手,要求做到家常课有“温度”、教研课有“热度”、示范课有“精度”。家常课,教师注重以生为本,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被尊重、被欣赏的温暖;教研课有“热度”,要注重解决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示范课有精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难度、分析讲解的深度、教师教学风度、时间分配适度等都要精准,努力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打造一批课堂教学能手,提升课堂品质。

4.多彩课程,培植学生个性生长。落实好每周半天的“快乐活动日”安排,加强过程管理,总结、反思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矛盾与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 “快乐活动日”的质量。“快乐30分”多样化活动方式:开展舞蹈、合唱、跆拳道、自编操、篆刻、3D打印、茶艺等丰富多采的拓展活动,凸显“诗琴画艺”和“指尖非遗”课程建设。培育校本特色课程,重视“儒香耕乐园”、“学科项目化学习”、“二十四节气”等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外聘专家与本校特色教师师资组合,普及与提高组合,课内与课外组合等课程实施模式,提升学校特色课程,弘扬个性,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5.立足教研,提高教研活动成效。以《“深度汇谈”对话模式下的校本教研机制的创新实践》项目为支点,提高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市、区“各学科评价指南”的要求,设计和组织好各学科校级层面的专题研究活动,语文学科统编教材的研究、朗读能力的提升;数学学科提升思维能力、作业设计能力;英语学科绘本教学研究、学生良好自律习惯培养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有效教研。备课组活动加强教材研究,实行一课三磨的要求,提升组内教师的研课能力。本学期语文、体育、自然教学向区内兄弟学校展示。

6.加强体艺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体艺科、劳动学科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指导与研究。切实抓好“四课两操两活动”,开展好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常态化做好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评价工作,控制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积极迎接学生体质国家调研工作。以“儒香文化节”为抓手,以加盟“市舞蹈联盟校、创造学院”为契机,开展系列艺术类、科创类、体育类活动,以竞赛促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快乐生长。

7.科研引领,助力学校内涵发展。以学校龙头课题为“儒香文化浸润下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以“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本着“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研修理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功能,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教学。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课题,推动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8.常态应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以信息化标杆校建设为契机,推进智慧云课堂项目,人人上传优质录像课,做好奉贤教育云教师个人及校园空间建设;逐步推进“校园一卡通”运行工作,提升信息化管理效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利用“空中课堂”优质资源,结合深度汇谈教研机制,开展有效网络教研和教学设计优化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微信、网站、电视台、广播系统及各楼层媒体终端,发挥宣传媒介作用,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交流,扩大影响力。

9.悦享阅读,营造诗意书香校园。通过主题活动、好书推荐、悦读留声机、读书漂流、人人写好字、班班朗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用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继续推进“我爱古诗词”等学生阅读学习APP的推广使用活动,助力学生成长。

(五)坚持服务保障,提高后勤工作效能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育”原则,规范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保证服务质量,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1.疫情防控,常态化严把“四关”。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储备好防疫物资,把好入校关、晨午检关、消毒关、食品安全关,确保师生员工安全。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

2.节能节源,提高物品使用效能。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水电管理,平时加强校园巡视和检查,及时制止浪费现象。加强对办公用品、资料打印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所需物品添置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入库登记的流程,杜绝浪费、闲置现象。

3.警钟长鸣,确保师生员工安全。防火、防电、防溺水、交通安全等防范意识要常宣传、常教育,定期进行排查、及时整改,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4.规范财务,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做好项目的细化预算、申报、推进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支付。管好、用好各类专项经费,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奉贤区思言小学

2021年2月18日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