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施建英名师工作室在奉贤区思言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德润生命 和润生长”中期展示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崇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春飞;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第四期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松江区仓桥学校王卫明;思言小学党支部书记王士勇、校长孙美红;工作室主持人施老师,以及第一期工作室代表、第二期工作室全体学员及学校班主任代表、南小教育集团班主任代表、区职初班主任培训班全体学员们、思言小学全体班主任。本次活动由平安学校陆燕玲主持。
班会课观摩
首先,观摩了两堂班会课,分别由肖塘小学陈烨执教的党史爱国主义教育课《小米粒 大民生》,以及思言小学余妍婷执教的节气劳动教育课《秋分起 雀儿谗》。
汇报展示
观摩完班会课后,全体老师移步到报告厅,进行集中汇报。整个中期汇报分为四大议程,分别是:特色班集体介绍、协同育人微论坛、集体朗诵、启动项目、专家指导。
特色班集体介绍
2022年4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老师们也在积极行动,工作室参加了北师大、上海教育出版社的2次劳动课程的编写,不断梳理建设劳动教育特色班集体。此次汇报展示他们也作了经验分享,分别由奉一小学姚伊雯介绍《一起打造谷穗园》,洪庙小学陈晓虹介绍《神奇中草药 润物细无声》。
两位老师的分享,她们从文化育人植根、各类活动助力、实践活动体验、家校社三合力,共同建设劳动教育特色班集体。
协同育人微论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奉城一小韩艳等工作室小伙伴一起带来了家庭教育指导微论坛《家校社协同育人》。
(照片 )
奉城一小韩艳、青村小学邬春花、王秀明教院附小、育贤小学 张菊英、
四团小学 瞿 玲、西渡学校 褚 桑
家庭教育是个永恒话题,需要我们坚持科学教育观念、增强协同育人共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集体朗诵
小伙伴们将学习历程合成了一首诗《汇聚生长的力量 接续育人的使命》。
(照片)
朗诵者:思言小学 庄 祎、奉中附小赵 薇、西渡小学 陈晓晨、弘文学校 徐 磊、头桥小学 俞晓桑、奉中三官 王 燕、平安学校 陆燕玲
启动项目
中期展示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新的阶段的开启,工作室将推出新的生长项目,主持人施老师介绍了新项目《书香门第 家风绵延》,全体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动按钮,让代表家庭生命树的小苗获得滋养,不断成长。
专家指导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第四期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王卫明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指导。王卫明老师肯定了“生长”这一关键词,一切皆可生长。他指出班会课是没有知识框架的,班会课的逻辑体系建立在建班育人的过程中,以班级生活为基础进行的实时教育。班会课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用施老师的德育理念就是“自然生长”。在班会的设计时,要从动手过程中找切入点,从孩子的亲身动手体验入手,再进行结构,继而深化体验。特色班集体建设时,要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差异性来为建班育人增效增色。巧妙的智慧的运用教育资源来建设班集体,让班级也“自然生长”,还要继续挖掘新的生长点。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崇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春飞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指导。他肯定了这次展示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展示的一体性,以及精心地组织实施。工作室做到了资源的联动一体化,教研一体化,研培一体化。郭老师充分肯定了工作室的实践成果:班会课、班集体建设、协同育人三个板块。从展示中能感受到班主任老师能够建好每一个班级,育好每一个孩子,做好每一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在工作室的实践成果中又延伸了学习,实践,研究形成“和润生长”。相信,工作室通过三年的实践,会有全新的突破。
工作室在各级领导、专家、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与关爱下走过了一年,今后将继续带着大家的期许,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德育工作又一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