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聚焦民族团结 融合创新发展——思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召开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20 来源:思言小学




冬日融融,教研意浓。128日,思言小学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科创中心,开展“聚焦民族团结  融合创新发展”主题教研活动,学科分管领导、副校长施建英全程参与,由道德法治学科组长胡艺青主持。

首先,施建英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引入,引领思政教师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让教师们了解2021学校作为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包括主题活动、特色微课、关键课程中开展的情况。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学科,需在课程中对相关的主题内容进一步地梳理,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思考,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

期间,思政教师代表王郅祯以执教的主题班会课《“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起奋进》为例,从“立足小范围,眺望大未来”、“课内外联动,知信行合一”、“畅想强国梦,行动更落地”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让教师们对思政课的课堂形式有了更多了解。

接着,小龙助教姜访成老师就道德与法治数字化教学辅助系统开展了使用培训,针对前期老师们提出的使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操作指导,让老师们明确了小龙助教中的资源设置,感受到了数字化教学的便利,也为老师在备课与教学的平台使用提供了方法,提高了备课效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学校的思政特色教育内容有了一些思考,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继续扎实推进。当然,我们更需要运用好数字化平台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相信老师们会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培训感受(一)

陈芬: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今天的培训活动中,施老师从学校前期工作回顾,引入到各个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民族共同体”内容相关教材梳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身边处处是团结,教材处处有融合。这次的活动,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新时代如何让学生从意识上、行动上筑牢民族共同体是一次挑战,学生对于民族意识还是比较浅显,仅停留在身边有少数民族的同学,而对于如何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心,共同进步还是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继续深入学习。小到一个家、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一个社会,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

胡艺青《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民族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字眼被写进了总目标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团结是根,融合发展是魂。通过学校的主题活动、特色微课,我也了解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色已经初步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育人课程,更是民族融合教育的有力载体。民族团结教育在不同年级中各有分布,螺旋上升,更需要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倾注教育智慧,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

胡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今天的培训活动中,施老师将之前的各种活动进行归类回顾,宣传、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梳理道德与法治各册教材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提炼、关联教材中与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决抵制伤害民族团结的言行,通过增强积极实践活动的思想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姚张欢: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施老师今天的培训中,我感受到民族融合的的确确在我们身边,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我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在思考我们学校的民族融合,是否能够考虑以这个为切入点,在某个挑战或困难中,各民族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最后百花齐放,这也是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培训感受(二)

彭璐萍小龙助教给我们的道法课加入了新资源,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低年级段的语音资源,帮助创设情境、建立低年级段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年级段的资料加入,又可以让高年级的课堂增加知识性的拓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饱满。

徐鹰小龙助教结合教材,将教材上平面的图片立体化,并进行拓展。丰富的视频和语音资源,让道法课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佳妮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小龙助教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位小朋友参与进课堂,有所收获。不仅如此,它有效地帮助老师整合各种资源,节省了老师寻找资源的时间,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起来。在之后的课堂,要高效运用小龙资源,让其更好地服务教学。

王郅祯小龙助教充分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为道法课堂赋能。培训中,老师的演示使我对小龙助教在课堂上的演绎、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结合动画、图片、游戏、语音、文字等各类资源,相信道法课堂会更具生活化、实践性。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学情,选取有针对性的素材,激活学生灵感,提高课堂质效。
翁家悦小龙助教能够帮助教师紧扣教材,呈现的内容精彩丰富,表达生动多元,在课堂中可以使静态的课本动起来。运用小龙助教,能够促进课堂氛围,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加喜爱道法课。

金雪婷:今天下午的道法教研中开展了小龙助教软件的培训,在学习后我收获颇丰。在平常的道德与法治课上,虽然我也会使用到该软件,但是频率并不高,还是会以传统课件为主,今天培训后发现,原来软件中还有很多功能我并未发现。在今后的道法课上,我会多多使用这个好帮手,充分利用其中的音频、视频、画图工具等功能,把每一节课上扎实。

徐飞涯:小龙助教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道法的知识。也更方便老师备课,给课堂提供了抓手,让道法课堂更专业、生动、直观。另外,通过课堂的小游戏可以巩固知识,寓教于乐,让课堂不在枯燥单一。

撰写:胡艺青  拍照:胡艺青

审核:施建英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