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小学课后教育全面升级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提升课后教育品质
丰富课程资源,课程建设更活力
课程建设是做好课后教育的基础。思言小学坚持“五育并举、融合推进”,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挖掘校本特色,围绕“二十四节气”开设了思维型、语言型、运动型、艺术型、科技型、劳动型等44门课程。
活动课程、特色课程
为了提升课程质量,学校激发校内教师潜能与活力,开设了七巧板、折纸、趣味体育游戏、健美操、纸艺、节气纸盘画、自然笔记、土布香包、耕乐园等活动课程;引入优质校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了白杨村山歌、击剑、足球、3D打印、扬琴、围棋、跆拳道等特色课程;巧用家长资源,提供周一爱心课程看护,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打造全员育人新局面。
提供“菜单式”定制,服务形式更贴心
本学期的课后教育采用全国课后教育平台进行网上选课,家长根据需求在“学有优教”系统上自主选课。暑期中,学校就开始了全面宣传并初步排摸了家长的意向,根据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做到“三段式”全覆盖。第一时段(15:30-16:30)为“学科辅导”时间,学生在语数英老师的辅导下,自主阅读并完成作业;第二时段(16:30-17:30)为“快乐活动”时间,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第三时段(17:30-18:00)为“延时教育”时间,解决家长接送孩子困难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阅读、下棋,静心等待家长。
学校为1254名学生提供个性化、特色化课程选择。在“愿留尽留”的原则下,弹性设置课后教育结束点,个别需求可申请延时托管,弹性离校实现与家长下班接孩子时间“无缝对接”。
细化组织管理,安全保障更规范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后教育,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规范管理,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学科辅导”“活动课程”“爱心课程”等每一项内容都配有相对固定的师资和点名册,每一位班主任也都整理出班级内每一位孩子的课程安排,确保每一位孩子都准时有序地到达上课教室。
学校提出了《思言小学课后教育要求》,明确了教师职责,强化“考勤、监管、接领交接等环节”,落实好错峰放学,确保学生有序安全地离校。
思言小学将继续统筹推进课后教育,科学优化课后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学习与成长需求,提升课后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不断提升课后教育课程质量,落实“双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好这项民心工程。
(思言小学通讯员 尹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