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图书馆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3-17 来源:思言小学

思言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图书馆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准确分析和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我校“校园悦读工程”建设,搭建阅读活动的平台,提升师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阅读素养。

、工作目标

1、浓郁校园读书氛围,美化及丰富教室阅读区域。

2、立足学校实际,科学配置图书,提高借阅量,提高生均图书借阅量。

3、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们喜爱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爱书好习惯。

4、开展丰富活动,营造阅读风尚,提升文化素养。

5、增强师资培训,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校园阅读工程有序推进。

三、具体工作

(一)做好常规工作  增加借阅流通

1、每月定期做好借阅工作,全体师生每月至少借阅2本。

2、图书设施设备开启常态化,保障学生课余时间的阅读。

3、每班每月图书角放置40本图书。

  4、对新生、新教师借阅证办理及时。

  5、对新入书籍、报刊杂志做好入册、整理、归档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  形成阅读常态

1、每月对所借阅出归还书籍检查记录,做好损坏登记、更替工作。

2、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小图书管理员”作用,定期协助图书管理员做好班级借阅、管理工作。

 3、加强借书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借阅,做到借阅有序、安静,归还准时。

 4、继续加强阅览课和晨读活动的,落实每日中午校园广播诗词渲染和每月美文诵读展示。

(三)开展丰富活动  发挥育人功能

  1、加强对图书管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开展阅读指导课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2、开展校园诗词大赛、悦读留声机等第四届读书节系列活动,营造阅读风味,提升文化素养。

3、开展“寻找名字背后的故事”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文化教育新途径,弘扬爱国情怀。

4、进一步完善特色活动,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以及读后感征文,使读书活动更加丰富,更显我校特色。

 

书香校园 悦读留声

             ——思言小学第四届读书节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大力推进我校“校园悦读工程”建设,兹定于3、4、5月份举办学校第四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提升师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阅读素养,做最有气质的小言子。

二、活动时间:  2019年3月至5月

三、活动主题:书香校园 悦读留声

四、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2、使广大师生凭借传统诵读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彰显我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筹备启动阶段(3月中旬)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征求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的意见,对活动方案进行完善,向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

2、召开各类会议,传达方案精神,部署具体要求;

3、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明确任务和有求,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

4、初定3月22日召开“书香校园 悦读留声” 第四届读书节启动仪式;

(二)活动具体实施阶段(3月中旬及5月)

1、“书香班级”

班级内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良好习惯也是班级学习氛围的一个缩影。本次评比将对各班日常图书角布置、日常借阅表现、读书笔记、晨读等综合进行评价,评选出6个“书香班级”。

时间:3—5月

负责:教导处、大队部、图书馆  

2、“悦读留声机”

每个班推荐2名同学初步尝试在学校新布局的“朗读亭”进行德育故事朗读,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流利,吐字清晰,节奏优美。按学期总评分排名,最终前10位进入电视台直播朗读。

第4周

五(1)

五(2)

四(1)

第5周

四(2)

三(1)

三(2)

第6周

三(3)

三(4)

二(5)

第7周

二(4)

二(3)

二(2)

第8周

二(1)

一(4)

一(3)

第9周

一(2)

一(1)

 

要求:1、请各班提前一周准备。

      2、各班主任对推荐学生录音先过关指导。

3、张仕伟、杨燕平电视台直播做好准备工作。

时间:3—4月

负责:教导处、大队部、图书馆  

3、“春天里的唐诗”

    每天中午11:30~12:00进行校园电台诗词播放,体会诗歌优美意境。要求:参照学校“春天里的唐诗”选入的诗集,按照节气的变化2个星期更新一次。

(张徐协助夏梅完成诗歌广播系统录入)

时间:3—5月

负责:教导处、图书馆  

4、“跟着节气学诗词”

    以传统节庆为重点,开展校园班班诗词诵读比赛、学生诗词擂台赛。

(具体另见方案)

时间:4—5月

负责:大队部、语文组、图书馆

5、“阅览新体验”

   每位阅览课老师在完成《语文综合学习》阅读指导之外,再利用学校图书馆书籍资源,按照要求,每月2课次向学生进行阅读的推广和指导,从而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时间:3—5月

负责:教导处、图书馆

要求:1、一、二年级:以绘本指导为主;

2、三、四、五年级:以经典名著、名人传记为主;

3、5月从1—2年级和3—5年级中各选出1位教师进行阅览课展示。

(夏梅从图书馆里现有书籍中推荐书单,班主任按照类型自选,若有其他好的推荐,申报统一购买)

阅览课教师:

年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一年级

方梦力

彭璐萍

胡洁

金雪婷

 

 

二年级

尹怡雯

仰绿苑

仰绿苑

仰绿苑

仰绿苑

 

三年级

余妍婷

杨瑜茜

董书凝

杨瑜茜

 

 

四年级

唐俐媛

唐俐媛

 

 

 

 

五年级

胡艺青

何婷婷

 

 

 

 

 

6、   “寻找名字背后的故事”(具体另见方案)

    全校开展“寻找名字背后的故事”综合实践活动,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让每一位孩子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爱国情怀。

时间:4—5月

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图书馆

 

 

思言小学

2019.2

 

 

 

 

 

 

思言小学“寻找名字背后的故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姓名是每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铭刻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还凝聚着父母深情厚意和殷切的期望,表达着不同的理想抱负、爱好与目标追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深的文化内涵。

我校在建校之初就立足“贤文化”区域教育资源,引领学校内涵建设,结合时代教育要求,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创新文化教育新途径,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爱国情怀。本次活动开展,旨在通过对名字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一起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文化,寻找名字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习得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校文化特色。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自己姓名的来历和含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加强学生对身边事物的了解,密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了解我国的传统姓氏文化,姓氏的渊源,家族的历史,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尊敬自己的家人。

3、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相互交流探讨等方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查阅、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并感受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他们挑战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活动开展时间:4月—5 

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年级:写自己的名字,询问自己名字来源和寓意,了解简单的辈分关系…..

二年级:姓从哪里来?关于姓名的趣话和故事?……

三年级:中国名人的名和字,为什么要有“字号”?为什么这样取?了解同姓的名人….

四年级:给自己取个字号,为什么这样取?

五年级:说说字号的故事?画一张简单的家谱并做介绍分享(三代~五代?

六、活动过程:(重视交流合作、及时鼓励评价、过程材料累积)

1、活动准备、确定主题:各班选定自己要探索的内容和问题。

2、自由分组,确定计划:结合学生的不同想法,不同兴趣可进行自由组合

3、搜集资料,探索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询问熟悉的人等途径,搜集有关姓名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料。

4、交流研讨,成果展示:形式不限,可以是画报、书法、网页制作、故事、快板….

七、活动总结

各年级各班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合,书写综合实践活动小结,并集体版块展示。推荐1位教师课程展示。

附件:

例:二年级某小组活动计划

研究的问题:名字的来源

小组成员:

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的方法:走访亲戚、收集资料、制作小问卷

活动的时间:

注意事项:(安全)

小组任务评价表

姓名

 

小组名称

 

活动主题

 

承担的任务

 

完成情况

 

我提出了什么建议?

 

查阅了哪些资料?

 

走访了哪些人?

 

遇到的困难?

 

我的收获

 

我对小组同学的评价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