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思言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在组长徐鹰的带领下,围绕“学习适应期”的教与学开展区级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先后观摩了南桥˙恒贤联合小学何思赟和殷梦芸两位老师执教的《对韵歌》与《口耳目》两堂一年级教研课。
教学观摩结束后,思言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们围坐一起进行了积极的评课研讨。
吴静寒: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分散,但他们对色彩艳丽、活动的事物感兴趣。殷老师一开始就以谜语导入,课上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十分有效。课堂中给生字“手”组词时,殷老师展示我们人的身体部位,让学生认识了“手指、手心、手掌、手背、手腕、手臂”,课堂上殷老师时刻关注学生行规,用口令、动作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及时给予鼓励,点评使学生对学习有自信。
尹怡雯:
何教师的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从学生识字的实际出发,由图片引出生字的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并注重启发学生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通过游戏巩固生字,指导学生背诵,很受学生欢迎。此外,何老师在教学时注重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学习,教学生字的方法多样,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通过图片猜文字,对比后让学生对象形字这一概念有了认识,随后又出示了"雨"风"鸟"等生字从甲骨文到现代字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出汉字的形成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
徐鹰:
一年级的学习常规是相当重要的,殷老师在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一些学习常规方面,口诀化的要求让学生牢记在心。殷老师的这节课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师生的互动形成了课堂上的亮点。殷老师在学生读完后,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评价到位,语言朴实自然,深得学生。
卫琼:
一年级的孩子对识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精彩丰富的课堂形式,调动不同感官能帮助学生学得更扎实。何老师在教学开始对课文内容整体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朗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在扎实的读书中,落实文字认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学习,教学生字的方法多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更发挥了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课堂中,徐老师循循善诱,把教学和习惯两手抓,重视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语文素养的落实,是一堂精彩有价值的课堂。
夏今檬:
整堂课课堂氛围融洽,教学环节紧凑,何教师的教态自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每一环节。在教学时何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学习,生字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朗读指导扎实到位,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主动性。
翁家悦:
何老师的课堂氛围融洽,教学环节有序紧凑,过渡自然,教学方式合理且有效。课堂上,何老师在识字方面花了很多心思,朗读形式也很多样,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熟知程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互动感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老师们将继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通过教研活动的内聚力、引导力不断改进“学习适应期”的教与学,不断深化语文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