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子们开展“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0-04-17 来源:思言小学

(通讯员 仰绿苑)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清明到来时,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节气,看看我们的小言子们是如何开展节气综合实践活动的吧~

一年级:跟着节气长知识——清明时节长生果

被老祖宗誉为“长生果”的花生,全身上下都是宝:果、壳、芽、衣,都可以吃,而且各有用处,可护心、可补血、可降脂。花生还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草”,其因美味而且不可忽视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一直在食物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清明放假,目前不能出门尽情地玩耍,小言子们,用花生给亲人制作保健食品吧,这是很不错的选择哟!

二年级:跟着节气学制作——白花寄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祭奠亲人,气氛肃穆。小言子们学习清明扫墓的习俗,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朵小白花,为逝去的亲人寄托一份哀思。 

三年级:跟着节气做游戏——宅在家里品清明

宅在家里的特殊时期恰逢清明时节,家长带着小言子们一起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的知识,亲自动手做风筝,选择合适的机会,走出户外放风筝,感受春意的萌动。

四年级:跟着节气品美食——做艾粄 乐清明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的节令食品,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用新鲜的艾草煮水之后剁成泥,然后加到糯米粉中,同时还要用刚刚煮艾草的水,搅拌成团后在里面包上各种馅料,蒸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小言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美味的艾粄吧!

五年级:跟着节气学养生——清明到,食山药

清明节气,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正是乍暖还寒、春雨绵绵的时候。在这样的时节里,风寒与湿气很容易入侵人体,影响脾胃功能。因此,关注脾胃健康,是清明节气的保健要点之一。小言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做几道健脾的山药菜吧,体会我国传统的“顺应时令、食补调理”的养生智慧。

美好的节气、美好的寓意、美好的风俗、美好的成果,让我们也跟着节气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吧!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