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科学饮食
上海市奉贤区思言小学 王晓岚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1.单元概念解读
《科学饮食》是沪科教版《小学自然》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健康生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生命世界”领域下“健康生活”主题中“营养、运动、休息”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见下表。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
学习内容与要求 |
活动建议 |
学习内容与要求 |
活动建议 |
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
记录一星期的食谱,并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自我评定 |
了解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知道合理的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寻找各种食物营养价值数据,按不同的食物类别,制作一个食物营养价值图表 |
2.课本“健康生活”单元结构列表
分册 |
探究要求 |
单元 |
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
3 |
感知事物的变化 |
8.健康生活 |
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意识到休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知道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健康 |
10 |
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 |
5.营养与消化 |
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
沪科教版《小学自然》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中,8个单元的探究要求是“感知事物的变化”,侧重于对事物变化的认识,对于事物具体变化的现象、过程和周期性变化等只需要一些感性的认识,不要求明确了解和展开。就“健康生活”这一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多次观察和比较,从而发现身体状态的变化。
3.单元内容和结构
本单元分为四个课时,主要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的各个方面,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关爱健康生命。从运动、饮食、卫生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安排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健康生活》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科学饮食展开的,同时也是健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节课是要让学生懂得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克服挑食、偏食、过度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本节课执教班级共37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其中外地生源28人,但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对于科学饮食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学习热情高,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生命世界的活动中,但因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对同一活动的关注,缺乏耐心和持久性。
本节课需要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创设情境,观察比较、游戏体验等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一起探究如何搭配科学合理的健康饮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饮食的讨论,了解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健康,感悟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饮食。
2.通过食材的分类和资料的阅读,了解“食物金字塔”,知道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
3.通过搭配一份营养午餐,初步学会科学安排饮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
难点:用“食物金字塔”来评判、规范饮食习惯。
五、教学用具
食物卡片、课件、竹篮、钙塑板、学习单等。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问题——概念——应用”。首先,通过对两位小朋友饮食习惯的讨论,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前一天所吃食物的交流与讨论,发现日常饮食中有很多的食材;接着,对教师提供的食材图片进行分类,引出食物金字塔,并通过非连续文本资料的阅读,知道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最后,各小组根据多样、均衡和适量的原则设计一份合理的晚餐,并进行自评、师评和小组互动式评价。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方法是:通过讨论两个小朋友的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影响,引出日常生活中需要科学饮食的问题;通过阅读“食物金字塔”资料,了解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通过设计一份营养晚餐,初步学会科学安排饮食。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用“食物金字塔”来评判、规范饮食习惯。方法是:通过阅读资料,学习“食物金字塔”,了解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最后通过搭配一份营养晚餐,学会用“食物金字塔”来评估日常饮食的科学性。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评价”一词贯穿始终,而且形式多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基于学生表现的课堂上的表现,在课堂上的语言类评价、贴纸、五角星和积分卡的使用,延伸到课后结合学校的积分卡的兑换方式。第二则是结合这节课的核心概念所展开的表现性任务的评价。
七、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活动I:交流与讨论
通过对小胖和小丁丁两个小朋友不良饮食习惯的讨论,了解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健康;通过交流小朋友自己的饮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很丰富。
活动Ⅱ:分类与阅读
对黑板上的食材图片进行分类,并通过阅读课本上的“食物金字塔”图片,了解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多样、均衡和适量。
活动Ⅲ:应用与展示
依据科学饮食的要求,搭配一份晚餐,将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开展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八、教学过程
(一)活动I:交流与讨论——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前一天所吃晚餐中的食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很丰富。
2.了解暴饮、暴食和偏食会带来不良后果,知道科学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1.探讨:饮食。 2.观察:一个很瘦、一个很胖孩子的图片。 3.讨论:造成他们太胖或者太瘦的可能原因。
4.交流:昨天晚餐吃了哪些食物?
5.小结: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很丰富。 |
直接点题。(板书:饮食) 引导学生说出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即可,让学生对科学饮食重要性有所了解。同时指出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健康。 (副板书:提到的食物) 注意问题的引导性,引导到具体的食物。
|
活动Ⅱ:分类与阅读——“食物金字塔”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食物金字塔”,知道每天吃的食物要多样、均衡、适量。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1.分类:对黑板上的食材图片进行分类。
2.小组分类:在学习单上完成分类。 3.阅读资料:食物金字塔。
4.小结:每天所吃的食物需要多样、适量、均衡。 |
1.师生共同完成:使用板贴,形成金字塔框架。 2.学生在学习单上的分类。 对于“多样”“适量”“均衡”的含义,学生不一定知道,所以在交流小结时要关注学生对这些词的反馈,加深对科学饮食的理解。 让学生知道食物的分类,而且每一种需要的多少都是各不相同的。 (板书:科学) (板书:多样;适量;均衡) |
活动Ⅱ:应用与展示——搭配一份营养晚餐
活动目标:
1.通过搭配活动,初步学会科学安排饮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1.布置:搭配一份营养晚餐。 2.搭配:每个小组在学习单上搭配一份晚餐。
3.小组自评。 4.组内互评和组间评价:流动评价并交流。 5.小结:推选出搭配最合理的早餐并评价。 6.提问:你想对小胖和小丁说什么?
|
情景引入,提出要求。 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小组的设计是否按照科学饮食的标准进行的。 完成评价单。 在黑板上完成,进行展示交流。 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评价 通过学习对上面的小胖和小丁进行劝诫式的评价。 |
九、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科学饮食
(小朋友说的食物名称,小组评价)
十、学习单
《科学饮食》学习单
第( )组
活动:小组合作,依据多样、适量、均衡的要求,搭配一份营养晚餐。
小组活动评价表
活动要求 |
达成情况 |
1.搭配:多样、适量、均衡 |
☆ ☆ ☆( ) ☆ ☆( ) ☆( ) |
2.合作有序,轻声讨论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