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思言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6-26 来源:思言小学

补短板 提质量 促发展

                  ---- 2018学年第二学期思言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导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坚持减负增效,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大力开展绿色指标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究,坚持整体育人导向,推进“人文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借教育精准委托管理和教育集团之力,聚焦课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全程监控,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稳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今年的毕业班取得了3B1C的成绩。

一、主要成绩和荣誉

学校:

1、2019年5月,毕业班调研3B1C,总分B;

2、2019年5月,小言子书香墨韵书法社获区二星级学生社团;

3、2019年5月,小言子舞蹈队获区二星级学生社团;

4、2019年5月,阳光伙伴跑荣获区二等奖。

教师:

1、2019年5月,孙怡蕾的《布艺布趣——以农村土布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个案的研究》入围区表现性评价案例征集;

2、2019年5月,张仕伟的《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案例——生活中的小统计》入围区表现性评价案例征集。

二、承办的主要活动

1、主要活动

序号

日期

活动名称

级别

1

4月18日

“任务驱动,构建高效课堂”区数学教研活动

区级

2

4月23日

“立足课程标准 培育核心素养 聚焦动趣课堂”的区体育展示活动

区级

3

424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作品诵读会

区级

4

6月6日

“研读教材 把握要点 联系学情 活动领悟”区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

区级

5

6月13日

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和创新》现场活动

区级

三、主要工作

(一)规范课程管理,成就学生发展

教育,要生长在学生的心里,学校课程一定是最重要的滋养。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我们构建以“儒香·生长”为育人核心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和实施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群,提供丰富而适合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使课程内容成为学生体验的基础、发展的资源。

1、深化基础型课程建设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按照课表上课,确保专课专用、专时专用,让学生接受全面教育;严格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不开无轨电车;一到三年级体育课增加到每周4节,每天保证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体育课授课质量,上好“三课(四课)两操两活动”;严格控制作业量、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优化校本课程建设,凸显“诗琴画艺”和“指尖非遗”课程建设,培育校本特色课程。学校有计划地开设了“steam小创客”、“我爱古诗词”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姓名探访”课程、“布艺布趣”课程,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设计、动手、实践、体验等触摸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散发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实践中传承文化自信。学校课程在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和创新》现场会上做交流。

3、凸显拓展型课程特色

坚持“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为指导,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多样的课程,于每周五开展“快乐星期五”活动,拓展型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社会性发展。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场地条件,开展三类课程,极力满足“雅致、意趣、活力”的发展需求。一是博雅类课程必选,如《三字经》、《弟子规》、《少年中国说》、《国学乐班》、经典文化讲坛、茶艺、撕纸、书法、武术操、戏曲韵律操、职业体验、文化寻访等,在活动中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兴趣类课程自选,如越剧、白杨村山歌、棕编、中国结、土布编织、足球、乒乓、围棋、象棋等,为发展学生个性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专长类课程双选,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基础,成立专业社团,如:汉唐古典舞、武术、书法、古筝、扬琴、偒傣微课堂等,利用330、快乐星期五课程、学校少年宫等,由本校教师和校外名家、家长资源,开展专业性的指导与训练。本学期小言子书香墨韵书法社获2019年度奉贤区二星级学生社团,小言子舞蹈队获2019年度奉贤区二星级学生社团。同时学校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期末考核评估,不断提高儒香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完善课后看护服务工作

本学期进一步完善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这一市政府实事工作,切实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新学期伊始,学校认真组织,全面启动课后爱心看护工作,其中每周一至周四下午3:30—4:15开设特色提高课程和学科330课程,周一至周五16:05后,安排志愿者教师在桃李书斋或碧草书屋对申请后审批通过的83位学生进行校内课后延时服务,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学生进出登记、情况记录等工作,直至把孩子安全交到家长手中,实现无缝衔接。其中6月4日代表奉贤区接受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对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的调查,得到市级专家的高度赞扬。

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和小升初衔接工作

招生工作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社会稳定的工作。我校于3月18日进行了2019年“校园开放日”工作,同时协同思齐幼儿园、小森林幼儿园开展了观摩一年级体育课、语文课、学校升旗仪式、拓展型课程及参观校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同时组织五年级学生到尚同中学体验初中的校本课程,做好小升初衔接工作。

6、关注学生健康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序开展每天晨练、下午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同时加大各教学器材使用力度,落实器材安全检查。积极参加新一轮青少年体育竞赛,共80多人次参加了田径、跳踢、定向越野、三棋、阳光伙伴跑、足球等比赛,阳光伙伴跑荣获区二等奖。

(二)抓好常规管理,提升教学实效

1、常态视导促改进

学校建立教学视导制度、推门听课制度、加强“走动”和“跟踪式”管理,制定“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管理举措,通过班子领导会诊集中听课、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学科视导组跟踪听课等形式,强抓专课专用,值日老师重点抓擅自留在班级的学生,促使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对四年级国测学科进行跟踪视导,对劳技学科、美术学科进行专项督导与改进。

2、强化教学管理,夯实教学五环节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工作,抓“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各教学环节,注重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效,切实减负增效。备课在采用共享教案的前提下,结合个体实际、班级实际必须进行二度修改,见习期新教师每周手备一份教学设计;职初教师做到每篇教后感,其他教师不少于三分之一课时的教后感。每单元有一篇有质量的5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课上关注有效教学,促进全面参与;上课做到“四抓”,抓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课后反思,做好补缺补差工作,把常规工作做实,促使教师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定期做好备课本、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学生作业本检查,并及时向全体老师反馈和整改。4月29日接受了区教研室对学校的全学科视导,迎检中大家态度积极,教研员肯定学校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对反馈的问题如加强对单元教学设计等及时整改。

3、抓牢毕业班教学与指导

毕业班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窗口。本学期学校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质量监控,及时了解毕业班的学习情况,学生情况,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意识、合作精神。抓好学生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做好薄弱学科的攻坚工作。本学期分别对五年级教师、学生召开会议:5月6日下午召开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四、五年级学生会议;4月19日和4月29日两次召开了“用心梳理、讲求实效、实现突破”国测教师和毕业班教师会议。同时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与南小教育集团开展复习研讨工作,打好团体战。在学校支持、教师尽力、学生努力、家长配合、大家同心协力的基础上,思言小学毕业班总评为B。

4、积极迎接语文和艺术学科国家质量监控

我校被抽中成为语文和艺术学科国家质量监控学校,为积极迎接5月23日的国测,期初我校调整师资力量,确保语文、美术、音乐的上课质效;我校组织了家长、学生、教师不同层面的培训会议、思想务虚会议、语文和艺术教学指导会议及考务培训会议,同时对语文和艺术学科的教学推进情况加强过程监控,进行了四次模拟考试;教导处及时对教师日常教学进行指导,期间教育局万副局长、语文、美术和音乐教研员都对我校的三门学科也进行了精心指导,提出了改进的方法。5月23日监测那天,一切按照要求零差错完成工作。

5、认真组织评价工作

认真组织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按照上级要求,组织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三五年级学生进行学业质量“绿色指标”问卷调研;一、二年级的期末考查采用游园的形式,考查内容严格按照各课程标准,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常识等科目;三到五年级全学科主要采用纸笔测试形式,试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教师根据试卷情况,认真的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况,并通过交流总结得失,取长补短,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6、做好辅优补差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补缺补差工作,“两头”(优生、后进生),带“中间”(中等学生),建立学困生帮教群,帮教群以学科为单位,每个班学生不超过5位,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7、重视对学生写字指导

充分利用写字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要点面结合;其它各学科强化学生写字姿势、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等方面要求;开设“330书写”指导课,集中辅导写字不理想的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每时每刻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做到“入楼则轻、入室则静、入座即学”,努力培养成为“温文尔雅+全面发展+优秀品德+创新精神+突出特长”的学生。以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背景下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制定分年级学科学习习惯序列内容,落实学科教育为主阵地的养成教育要求。制定“好习惯”存折的管理制度,优化“小言子积分卡”的激励评价作用,细抓常规、注重养成、坚持不懈,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9、强化学科育德功能

一是楷模意识,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鼓励学生质疑、尝试、体验,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二是课程意识,挖掘课程德育要素,从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准确捕捉育德要点,有效实现学科育德;三是生成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加强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本学期,每位学科教师撰写了育德教育案例。

(三)关注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1、加强对《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的解读

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与要求,加强对《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的解读,本学期组织各学科开展基于课标的语数英学科单元目标、单元作业设计和整理单元知识点的制定和整理,完善“小言子积分卡校本评价体系,引导全体教师努力打造“五乐三雅”课堂,即乐于学习、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思考;说雅言、崇雅致、育雅趣。孙怡蕾的《布艺布趣——以农村土布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个案的研究》、张仕伟的《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案例——生活中的小统计》入围区表现性评价案例征集。

2、开展区课堂教学展示

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进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引领学校教师将教育教学走向深入与有效。4月18日数学组开展了“任务驱动,构建高效课堂”区数学教研活动,组内陈红执教五年级数学《三位数加法估算》,缪晓旭执教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法估算》,中心组长徐俊作《任务驱动,构建高效课堂》主题交流;4月23日体育组开展了主题为“立足课程标准 培育核心素养 聚焦动趣课堂”的区级展示活动,组内何丹锋老师执教二年级《跳跃:各种单双脚跳跃方法》,张徐老师执教三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6月6日道德与法治组开展了“研读教材 把握要点 联系学情 活动领悟”区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组内教师仰绿苑和胡艺青分别执教了《14.学习有方法》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3、借力精准委托管理和教育集团力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

教导处着重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业务水平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名师工作室、青年工作坊、师徒结对活动、邀请区内外专家送教上门、现场指导,借“智”聚力,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月25日,上海市特级校长、高安路一小校长滕平来校作了“与课程的美好相遇”的报告;4月8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给语文老师们作了“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解读及实践的讲座……在系列的岗位练兵活动中,引导全体教师以“轻负高质”为导向,努力打造“乐雅”课堂,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潜能。上海市徐汇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建襄小学书记高静老师、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副校长、徐汇区教学骨干教师吕捷老师、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闵行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景洪春、南桥小学语文骨干团队等均来到思言小学传经送宝,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比如吕捷老师的《计算比赛场次》、景洪春老师的“汉字文化课:《齐》”,高静老师指导的“Enjoy  the  festivals”,使我校教师开阔了眼界,得到启发。另外启动骨干教师去市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计划,本学期,我们还选派4位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分两批赴上海知名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脱产跟岗培训活动,浸润学习,开阔视野,取回真经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教研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深度汇谈教研活动的质效。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三年期教师和见习期教师的汇报课的质效都得到提升,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四)加强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1、积极组织合格教研组验收工作

大力推进教研组建设,对照三级教研组验收指标,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自然6个教研组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为合格教研组验收做准备。其中,数学教研组在4月率先进行验收,评委们对思言数学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6月,教导处就合格教研组验收指标组织教研组长再次学习,同时数学中心组长徐俊就验收的资料准备,验收流程及总结撰写进行经验分享,为2019学年其他五个教研组的顺利验收做准备。

2、尝试深度汇谈教研模式,优化教研组建设机制

各教研组以《课程标准视野下的“深度汇谈”教研实践的案例研究》项目为支点,以课例为载体,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学校研究主题引领下的专题研究,促使教研组主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的紧密结合,从问题出发,以课例为载体,重点研究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的“学”。4月29日,学校举行“用心梳理  讲求实效  实现突破”——“国测”和毕业班调研考前有效复习的深度汇谈活动,体育组开展了“小学体育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深度汇谈活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老师们加深了对“深度汇谈”新型教研模式的理解和接受,不仅解决了日常教学中的复杂议题,更活跃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更是集体智慧的凝聚,每个人自身的专业能力也随之得以提升。

3、有效推进部编教材的培训和教学

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对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和《语文》教材的了解,提高教学效率,组织相关学科老师积极参加部编教材的各级各类培训,如开展网络培训,3月18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三年级下册部编教材培训,3月19日组织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三年级下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对部编教材有更加正确深刻的把握和认识,探索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4、依托学科周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本学期开展了“书香校园 悦读留声”、“我爱中华诗词美”语文学科周读书系列活动,4月24日,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作品诵读会在思言小学举行,陈芬的诵读受到大家称赞。“好习惯数学嘉年华”数学学科周活动、“Enjoy Spring,Enjoy English”英语学科周活动。在学科周活动中,同学们尽显才能,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了不一样的你。

(五)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1、规范学籍管理,实行电子学籍管理。规范学生的学籍变更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做好电子学籍管理登记工作,建立学生学籍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使学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

2、加强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责任到人,用好并提高各年级各教室多媒体系统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各班要及时做好多媒体系统的使用记录。

3、用好图书馆资源,加强借阅流通量。通过新书推荐、借阅图书,电子阅读、教师指导阅读,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工作一直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我们将不断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突出“人的教育”的课程内涵,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