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学科微项目化学习”评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奉贤区第二十五届教学节工作指导意见》,根据区教学节办公室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区教学节主题“新课程 新成长”,聚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依托南桥小学教育集团和教育委托管理的资源力量,结合课程建设,推进“雅趣·活力”课程,突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开展“单学科微项目化学习”,开展“我的活动”、“我的记录”、“我的发现”等探究实践活动,记录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组织机构:
成立思言小学“学科微项目化学习”项目小组,具体负责“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项目小组名单:
组 长:陈 红
副组长:何丹峰、陈 芬
组 员:汤雪雯、余妍婷、狄佳妮、缪晓旭、李寅超、唐俐媛、王晓岚、
张远婷
三、活动对象
1-5年级学生
四、活动目标
围绕“乐雅课堂”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开展“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活动,结合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五、活动内容
以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项目成员组为单位,由8位成员带领语数英综合学科老师一起指导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学科微项目化的设计与探究。
六、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
收集资料和信息,呈现微项目化学习的结果。最终以优秀作品形式呈现微项目成果,由各学科项目组成员遴选优质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
七、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阶段:9月。
根据《奉贤区思言小学第五届教学节活动工作方案》,制定“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方案,明确微项目化学习要求。8位项目小组成员依据方案,制定各学科微项目内容与具体实施的方案。
2、活动方案实施阶段:10月。
各学科按照计划的时间段,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研究学习,具体落实“学科微项目化学习”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11月。
整理收集学生“学科微项目化学习”作业成果,以作品形式上交各学科项目组成员,由8位项目组成员遴选优秀作品,于11月中旬进行集中展示,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观摩学习。并反思本次“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活动,形成书面总结。
八、活动安排:
年级与学科 |
周次 |
主题 |
成果呈现方式 |
一英 |
第六周 |
Family fingers |
做手套 |
一语 |
第九周 |
小小拼音邮递员 |
自制拼音卡片、分类小邮筒 |
一自一美 |
第十周 |
小小植物观察员 |
实物展示 |
一数 |
第十一周 |
环游数学王国 驾驶趣味“飞行棋” |
数学漫画 |
二英 |
第七周 |
About me |
画自画像,介绍自己 |
二数 |
第八周 |
我去超市买东西 |
数学日记、漫画、视频解说 |
二自二美 |
第十周 |
树的联想 |
实物展示 |
二语 |
第十一周 |
星语星愿 |
板报、给自己的一封信 |
三英 |
第七周 |
About animals |
做头套,介绍小动物 |
三数 |
第八周 |
奇思妙想年历 |
年历绘画作品、视频解说 |
三语 |
第九周 |
百步巡铅 |
小报、作业练习 |
三自 |
第十周 |
植物摄影展 |
实物展示 |
三美 |
第十一周 |
可以带在身上的蝴蝶 |
实物展示 |
四英 |
第六周 |
Family tree |
做家谱,介绍家人 |
四自 |
第八周 |
自然笔记 |
实物展示 |
四美 |
第九周 |
江南水乡 |
实物展示 |
四语 |
第十周 |
会声会影 学以报国 不负少年 |
视频、音频 |
四数 |
第十一周 |
巧用数学工具 设计班级徽章 |
绘画作品、视频解说 |
五英 |
第七周 |
My journey to school |
画地图,介绍去学校的路 |
五美 |
第十周 |
植物“身份证” |
实物展示 |
五语 |
第十一周 |
有声有色 壮我中华 |
手抄报、讲故事 |
五数 |
第十二周 |
水电煤统计 |
统计表 |
九、活动要求
1. 项目组成员基于主题完成微项目化学习设计,并带动同学科教师落实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工作。
2. 承担“学科微项目化学习”的项目组成员老师完成活动单展示方案。
3. 每位教师完成一学期一次“学科微项目化学习”成果观摩记录与反思。
4. “学科微项目化学习”以项目组成员为核心引领,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研究与实施,同一备课组统一内容,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围绕教材、基于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基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5. 每位项目组成员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学期末完成“学科微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经验总结。
2020年9月
思言小学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