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学校 |
奉贤区思言下学 |
督导时间 |
12月3日 |
||
一级 指标 |
具体观测点 |
负责部门 |
|||
课程教学实施 |
1.学校制定并实施减轻学业负担相关举措,明确规范作息时间、落实课程计划、控制作业总量、加强考试管理等相关要求;(提供举措、作息时间、计划、要求) |
教导处 体育组 |
|||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身课。小学1-3年级每周4课时,其余年级每周3课时(不含体育活动课);(提供全校课程表、教案) |
|||||
3.每周开设2课时体育活动课;(提供教案) |
|||||
4.开设体育活动社团或开展其他体育专题活动;(提供社团教案、体育类活动材料) |
|||||
5.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眼保健操,并有相关检查记录;(这份大队部提供) |
|||||
6.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大课间安排) |
|||||
7.每天至少开展广播操1次;(现场查看或访谈) |
|||||
8.保证1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无教师拖堂、随意占用等现象;(实地查看) |
|||||
9.学科教师教会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实地查看) |
|||||
10.课间组织学生开展室外活动,比如走廊远眺、游戏活动等;(现实地查看) |
|||||
11.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提供制度) |
|||||
12.家庭作业布置不依赖电子产品,以纸质作业为主(三年级及以上);(访谈) |
|||||
视力健康 管理 |
13.按照学生人数配备数量足够的卫生保健老师(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配备至少2名专职卫生教师;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配备至少1名专职卫生教师);(提供保健教师名单资质) |
德育室 卫生室 |
|||
14.学校建有校领导、班主任、卫生保健人员、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职责明确;(提供管理队伍名册) |
|||||
15.依托每学期的视力健康教育活动,多途径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提升科学用眼知晓率;(提供视力健康活动活动资料) |
|||||
16.对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培训,合理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提供健康教师教师培训资料) |
|||||
17.学生视力健康资料齐全,小学建立一人一电子档案,中学有视力检查记录;(提供电子档案) |
|||||
18.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视力监测,对视力异常的学生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并能及时告知家长;(提供监测资料) |
|||||
19.对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有分析,有报告; |
|||||
环境 设施保障 |
20.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专用教室等场所采光和照明设备正常使用; (主要指灯光亮度正常、照明设施无明显故障等) (实地查看) |
总务处
|
|||
21.学校卫生保健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配备到位;(重点检查视力箱、眼球设备是否齐全) |
|||||
22.班级每月调整学生座位至少1次;(座谈) |
|||||
23.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座谈) |
|||||
24.相关数据采集:() 2018年第一学期视力不良率( )%;2018年第二学期视力不良率( )%; 2019年第一学期视力不良率( )%。 备注: 1.此处数据可以从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处获取; 2.视力不良率是指裸眼视力低于5.0的学生数占全校总人数的比重; 3.一贯制学校以全校合并统计,不必区分学段。 |
|||||
25.对上述指标,如有评价结果为“否”项的,请简述具体情况。 |
|||||
26. 对该学校督导情况汇总及建议。(该校工作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导处、德育室、总务处,每人提炼1、2个亮点)
1、学校开展“一周一小查”,定时定点检查作业布置的科学合理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行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常规,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有序、有效开展。 2、学校重视体育活动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以“330”课程、快乐星期五课程和少年宫课程为载体,开设了国际象棋、围棋、乒乓、篮球、足球、自编操、跆拳道、击剑八门体育类课程,以此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
|||||
3、学校有效合理地规划“阳光一小时”活动,认真组织,积极实施,按年级类别设计了不同的活动项目,提升学生的锻炼兴趣。另外,创编了戏曲韵律操、武术课间操,结合体育节队列展示、眼保健操评比等主题活动,确保四(三)课两操两活动的有效开展。 4、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锻炼成效,做到课后的延伸,全校每人每学期下发一张“课余锻炼合作表”和“假期锻炼合作表”,让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点滴。 |